第一百九十四章 时运不济,生不逢时

孤单心碎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沙果小说www.zgrmj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国时期是后世很多人都非常喜欢的时期。
  
  这个时期名人辈出。
  
  而姜维是三国后期争议较大的人物。
  
  作为三国二十四名将中的“天水麒麟儿”——姜维,是一个三国后期争议较大的人物,他虽继承了孔明的衣钵,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然而终究回天乏术。
  
  武力强,谋略亦突出,可惜时运不济,是个生不逢时的悲剧人物。
  
  除了出身就是后期执掌蜀汉军权时作为与诸葛丞相的对比使得后人对他评价不一,但是因为记载不多尤其早年包括降蜀经历所以各家各言。
  
  想来大部分从小听三国评书的后人来讲都不自觉将蜀汉以正统居,所以对蜀汉人物作为有包容,更何况这位弃暗投明的丞相接班人。
  
  要对姜维做评价很难,他所作所为要放到时代、背景、大环境、自身性格等去分析。
  
  姜维为何降汉?
  
  二二七年诸葛亮初次北伐,曹魏自刘备去世后一直未把西线当回事,所以长安西的雍州地区一下子被冲出山沟的汉军震惊,天水、安定、南安三郡一齐叛魏应亮。
  
  姜维就是当时天水郡属官,只是正跟随郡守巡视不在属地,郡守马遵惊吓中抛弃属官逃跑,姜维等人在时局逼迫下降蜀。
  
  不曾想战局突变,马谡街亭失守,诸葛亮仅迁走祁山附近千户居民和降将,姜维连母亲都没来得及带走。
  
  回到汉中,姜维被辟为丞相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
  
  官职是丞相府农事仓谷的属官,将军是杂号并非实职。
  
  但诸葛亮却对姜维很重视,专门写信给成都的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写信说,“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我观察他的才能,李邵、马良都比不上他,真是凉州上士。”
  
  又说,“姜维不但军事上很有见解,为人勇敢大胆,通明义理,深解兵法,而且心存汉室,我打算让他一边操练中虎步兵五六千人,一边传授给他军事知识,然後就带他进宫觐见皇帝。”
  
  一个二十多岁的魏国小郡属官能得到如此厚待,难以想象姜维是如何向汉丞相表达自己的志愿的。
  
  很多后世之人都对此时姜维有所疑问,何以降汉,何以突现心存汉室,何以如此厚待。
  
  姜维如此选择与所在雍凉之地有关。
  
  蜀汉一提起长安以西之地必称凉州。
  
  先主跟孙权拖荆州时说“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后来马超入蜀任凉州牧,魏延做凉州刺史,汉臣们依然将关西当作九州时的凉州。
  
  但其实此地在李傕郭汜在长安劫持献帝时就已被分为雍、凉二州,《晋书》中说因汉末战乱不断,河西五郡距离太远分出,其余郡改名叫雍州,后来又和关右的三辅合称雍州。
  
  曹操拥立献帝前后,关西地区一直被各路军阀割据并未服顺中央。
  
  直到魏国建立,马腾韩遂等人相继被灭,曹魏才将这些地方真正划归势力范围内。
  
  凉州距离遥远且胡汉混居,戎民好斗地方豪强林立,张既对曹操的建议就是以蜀为重点,凉州内斗就斗去吧,甚至在二一七年取消凉州建制。
  
  曹魏更看重的是面向蜀汉并且已有三辅的雍州,历任雍州刺史皆是一时俊才张既、郭淮、陈泰等人,以长安为对蜀征战的前沿指挥部。
  
  只是后汉以来关西地区历来是胡汉混居地区,凉雍治下的天水、陇西等地一直是羌氐胡族被迫迁移定居之所,被宦官外戚折腾的后汉腐落败息,地方官吏则欺压胡人。
  
  与汉人混居的氐羌在生活和民族歧视的双重压迫下不得不奋起反抗,因镇压羌人反抗的边防将领层起云涌,后汉书里列传的就有邓骘、任尚、马贤、皇甫规、张奂、段锴。
  
  花在这里的军费就达数百亿计,还产生了像董卓、韩遂这样拥兵自重的军阀。
  
  “西凉”之地完全是战争包袱,曹魏官员大多不自觉的忽视甚至歧视这些地方。
  
  曹操平定张鲁后,最有开拓眼光的张既按时需将汉中数万户居民迁徙充实长安及三辅地区,重点建设都在靠近中原地区的东部,对于西部一直比较忽略。
  
  当地胡人不说,混杂的汉民也没有受到重视,董卓、韩遂、马腾这些出身本地的军阀,他们对于中原地区抱着复杂的心态:既想归化又怕歧视被利用——西部军阀从来都是被当战斗力却不当人的。
  
  甚至说夏侯渊、郭淮等魏军对待胡戎的高压手段,间接导致日后氐羌之乱越来越严重,成了西晋的一大心病,也成了五胡乱华的一大炸药桶。
  
  天水本地人姜维生于建安七年,归蜀之前的二十七年目睹经历了关西变化,天下纷争和三国并立。
  
  年幼时他的父亲姜冏以郡公曹的文官身份在羌戎反叛中护卫郡将身死。
  
  后来姜维做上计掾转而做从事,因父亲因公殉职所以“赐维官中郎,参本郡军事”,文职转军事在天水郡做斗食奉的小吏。
  
  这时候诸葛亮来了,几十年不曾接触大汉威仪的边地被照亮了。
  
  很多人都说姜维这个魏烈士之子喜好功名,甚至偷养死士,似乎就在期待着大事降临。
  
  诸葛亮绝对是魅力非凡思维超前的人物,他的为人他的隆中策略他的处地都要求着他要不同对待可能成为朋友的人,想想他刚刚怎样平定的蜀南,看到来自凉州的降将,丞相一定会慷慨激昂一番演说,人丛中的姜维瞬间也被激发梦想,蜀汉完全不是魏的做法,有机会实现人生真谛为何不展现自我呢。
  
  晋时太原人孙盛写杂记说,姜维跟随诸葛亮与母失散,后来收到母书。
  
  “令求当归”。
  
  姜维说:“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
  
  有说法说姜维粗知学术,应该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意思是姜维不至于对母亲不孝。
  
  但这样的推论都是想当然尔,因为“粗知学术”就推出“不出此言”?
  
  这句话很能解释姜维留在蜀汉的原因,“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