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初鸣惊人

高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沙果小说www.zgrmj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高一(2)、(3)班的语文老师是一个姓董的中年男子。
  董老师身材略显瘦削,走起路来背部微微有点驼,两只兔门牙很明显。董老师教学严谨、一丝不苟,他本人也是知识渊博,才华横溢。一个土生土长的清远人,却能说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林强印象最深的就是董老师的汉语拼音相当的有造诣,不但课文里所有的生辟字都能随口念来,还能准确快速的在黑板上注上拼音。就连林强有时在课外读物上遇到的生涩词语,董老师也绝少念错,且能非常正确向林强解释含义。
  自小就钟爱看书的林强,语文一直是他当仁不让的强项。
  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就一直坚持不懈的写日记,不但让林强有机会完整记录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也让他的文字表达能力突飞猛进。而大量的课外书阅读,在不断扩大林强知识视野的同时,更让他拥有了异于常人的超凡语感。林强的日记分为两种,一种就是平常记录日常生活、抒发内心情感的普通日记,另一种就是读书看报的摘抄日记。林强会把在看书时遇到的好词语、好句子及时摘抄下来。有时候看到精彩之处,林强甚至会兴奋一整天,并不断的回味领会。厚厚一大本的摘抄日记见证了林强涉猎群书、沉迷书海的日子。摘抄下来的那些生花妙笔,经常会自然而然出现在林强的作文里,成为令人为之一震的大亮点。
  董老师在开学后第一次的作文课上就对林强印象深刻。
  作文课都是两节课连着上的。在第二节课开始不久,董老师就发现林强低头在专注的翻看一本新书,作文本已合上放到桌面。他略感好奇的轻轻走过去拿起林强的作文本,却意外的发现他已经完成了作文,还写了洋洋洒洒的四大页。整篇作文书写工整,除了个别词语略作修改外,页面整洁,看得出是一气呵成完成的。
  董老师起初并不太在意,以为林强在初中时碰巧写过这种题目的作文,也就没仔细的去看林强的作文内容。等林强发现老师站在自己身旁,有点慌乱的想藏好看得入神的书时,董老师异常惊讶的发现,林强看的是一本刚出版不久的《朦胧诗选》。
  惊讶的原因不仅仅是董老师自己也碰巧前些天才刚刚买了这本书,更多的是因为他万万想不到自己的学生,这个刚刚踏入高中的林强居然也会对朦胧诗这样着迷!
  当董老师抑制不住内心的好奇,让林强带上书到外面交谈的时候,林强内心还忐忑不安呢。
  “董老师,对不起,我不该在课堂上看课外书的。不过,我真的已经写完作文了。”林强一开始还以为董老师要批评自己,慌忙认错并申辩道。
  “林强,你也喜欢研究朦胧诗?”董老师问道。
  “哪说得上研究?我只是喜欢而已。”林强一听董老师要跟自己说起朦胧诗,心里稍安,兴致也马上来了,“董老师,我是从自己订的《诗刊》里初次接触到这种全新的诗歌形式的。《诗刊》里曾刊登过朦胧诗代表人物北岛、顾城、舒婷等人的作品。”
  “你还订了《诗刊》?”
  “是的,我从初一开始就订了。这段时间里,《诗刊》刊登了很多篇关于朦胧诗这种新的诗歌创作的文学争论文章。上星期天我去新华书店,看到这本刚刚出版上架的《朦胧诗选》,便买了下来。”
  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一个全新的诗歌艺术潮流。这种全新的诗歌创作现正处于文学争论的旋涡,“朦胧诗”这种称谓本身就带有一种贬义的意味。其实,掀起朦胧诗热潮的正是跟董老师年龄相仿,曾经历上山下乡浪潮的那一代人。相似的人生经历自然让董老师有着深深的共鸣了,他却没想到林强小小年纪居然也对朦胧诗感兴趣,心里暗暗对自己的这个学生另眼相看了,便饶有兴趣的问道:“那林强你说说朦胧诗为什么虽然流行起来,却为许多传统诗人所不屑,甚至横加责难呢?”
  “传统诗人认为朦胧诗晦涩、难懂,意象混乱,表达不清,可我反而觉得这恰恰正是朦胧诗精髓所在。相反,我觉得传统白话诗歌的表现手法过于直白,少有回味的余地。”林强看到董老师微微点头,并给予自己鼓励的眼神,便接着说道:“按我的理解,朦胧诗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采用整体形象象征、逐步意向感发的艺术策略和方式来掩饰情思,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从而使诗歌文本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为诗境模糊朦胧、诗意隐约含蓄、富含寓意、主题多解多义等一些特征,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也正是上述这些特征,使得同样的一首朦胧诗,在不同的人看来,能看出不同的意象、指代,甚至会得出大相迳庭的诗境、诗意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